![]() 一种基于多自由度管路的供弹装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多自由度管路的供弹装置,应用于发射弹丸的枪管,包括拨盘、拨轮、驱动装置以及均为刚性件的第一弯管路、第一直管路、第二弯管路和第二直管路,拨轮穿设于拨盘中部,驱动装置设于拨轮一侧,用于驱动拨轮转动,拨盘设有出口管路,出口管路、第一弯管路、第一直管路、第二弯管路和第二直管路依次首尾连接,第二直管路尾端用于连接枪管。由于第一弯管路、第一直管路、第二弯管路和第二直管路均为刚性件,因此供弹管路不会变形,不会在供弹管路内造成堵塞。通过设置不同角度的管路连接方式以及为第一弯管路和第二弯管路设置不同的弧形半径,供弹管路可以实现大角度转弯和多自由度供弹,具有较好的供弹效果。 公开号:CN214333518U 申请号:CN202023322408.0U 申请日:2020-12-3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张东;何梦笛;张宏彬;张力;郭浩锐;黄星照;吴錬楷 申请人:Lif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IPC主号:F41A9-01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多自由度管路的供弹装置。 [n0002] 供弹是发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射机构能否可靠地对目标进行打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若供弹系统发生卡弹、供弹不流畅等问题,发射机构就无法正常运行。合理的设计不仅能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还可以大大简化机构的生产过程、降低经费支出,减轻装置重量,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n0003] 供弹装置通常包括拨盘与供弹管路,由电机驱动拨轮在拨盘内转动,将拨盘内的弹丸从拨盘出口管路中射出,并经过供弹管路传送到发射枪管中。 [n0004] 现实生活中,有些发射系统需要配置多自由度的供弹管路,现有技术的多自由度管路多为软管,通过软管的弯曲来实现多个自由度。但是软管在弯曲过程中会有形变,使得管路的空腔变形,形成堵塞,且难以进行大角度的转弯,总体而言供弹效果不佳。 [n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多自由度管路的供弹装置,其供弹管路可在不产生形变的前提下实现大角度转弯和多自由度供弹,具有较好的供弹效果。 [n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n0007] 一种基于多自由度管路的供弹装置,应用于发射弹丸的枪管,包括拨盘、拨轮、驱动装置以及均为刚性件的第一弯管路、第一直管路、第二弯管路和第二直管路,拨轮穿设于拨盘中部,驱动装置设于拨轮一侧,用于驱动拨轮转动,拨盘设有出口管路,出口管路、第一弯管路、第一直管路、第二弯管路和第二直管路依次首尾连接,第二直管路尾端用于连接枪管。 [n0008] 进一步,第一弯管路包括多个互相平行的第一弧形件,第一直管路包括多个互相平行的第一直连接件,第二弯管路包括多个互相平行的第二弧形件,第二直管路包括多个互相平行的第二直连接件,第一弧形件、第一直连接件、第二弧形件、第二直连接件一一对应且依次首尾连接,相邻的第一弧形件之间、相邻的第一直连接件之间、相邻的两个第二弧形件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二弧形件之间均留有间隙。 [n0009] 进一步,第一弧形件弧度为90度,第二弧形件弧度为180度。 [n0010] 进一步,第一弯管路、第一直管路、第二弯管路和第二直管路均设有润滑装置。 [n0011] 进一步,润滑装置包括多个由碳棒约束的第二圆柱体,多个第二圆柱体沿弹丸的通过路径依次布置于出口管路、第一弯管路、第一直管路、第二弯管路和第二直管路的相邻连接处,弹丸滚动于第二圆柱体。 [n0012] 进一步,拨盘出口管路的延伸方向与拨轮对应。 [n0013] 进一步,拨盘内侧部转动连接有第三圆柱体,第三圆柱体靠近出口管路设置。 [n0014] 进一步,出口管路两内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圆柱体。 [n0015] 进一步,拨轮包括主轴和多个拨杆,多个拨杆放射状均布于主轴侧壁,驱动装置驱动主轴转动,拨杆末端设有立柱,立柱延伸方向垂直于拨杆的转动平面。 [n0016] 进一步,拨盘内设有毛刷,毛刷固接于拨盘,拨杆立柱侧壁设有与毛刷相适应的凹槽。 [n0017] 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n0018] 由于第一弯管路、第一直管路、第二弯管路和第二直管路均为刚性件,因此供弹管路不会变形,不会在供弹管路内造成堵塞。由于出口管路、第一弯管路、第一直管路、第二弯管路和第二直管路依次首尾连接,通过设置不同角度的管路连接方式以及为第一弯管路和第二弯管路设置不同的弧形半径,供弹管路可以实现大角度转弯和多自由度供弹,具有较好的供弹效果。 [n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拨盘的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I形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n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形管路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枪管的结构示意图。 [n0024]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拨盘的侧视图。 [n0025] 图7为图6的B-B视图。 [n0026] 附图标记说明: [n0027] 1-拨盘,2-拨轮,3-电机,4-连轴法兰,5-毛刷,6-连接头,71-第一轴承,72-第二轴承,73-第三轴承,8-第一弧形主板,9-第一弧形夹板,10-第一侧板,11-碳棒,12-第一转接头,13-供弹链侧板,14-第四轴承,15-第二转接头,16-第二弧形主板,17-第二弧形夹板,18-第二侧板,19-枪管连接头,20-散热片及计数装置,21-第五轴承,22-枪管。 [n0028] 下面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n0029]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基于多自由度管路的供弹装置,应用于发射弹丸的枪管22,包括拨盘1、拨轮2、驱动装置以及均为刚性件的第一弯管路、第一直管路、第二弯管路和第二直管路,拨轮2穿设于拨盘1中部,驱动装置设于拨轮2一侧,用于驱动拨轮2转动,拨盘1设有出口管路,出口管路、第一弯管路、第一直管路、第二弯管路和第二直管路依次首尾连接,第二直管路尾端用于连接枪管22。 [n0030] 由于第一弯管路、第一直管路、第二弯管路和第二直管路均为刚性件,因此供弹管路不会因变形造成供弹管路内的堵塞。由于出口管路、第一弯管路、第一直管路、第二弯管路和第二直管路依次首尾连接,通过设置不同角度的管路连接方式以及为第一弯管路和第二弯管路设置不同的弧形半径,供弹管路可以实现大角度转弯和多自由度供弹,具有较好的供弹效果。 [n0031] 第一弯管路包括多个互相平行的第一弧形件,第一直管路包括多个互相平行的第一直连接件,第二弯管路包括多个互相平行的第二弧形件,第二直管路包括多个互相平行的第二直连接件,第一弧形件、第一直连接件、第二弧形件、第二直连接件一一对应且依次首尾连接,相邻的第一弧形件之间、相邻的第一直连接件之间、相邻的两个第二弧形件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二弧形件之间均留有间隙。 [n0032] 相较于现有技术常用的全封闭式供弹管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相邻的第一弧形件之间、相邻的第一直连接件之间、相邻的两个第二弧形件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二弧形件之间均留有间隙,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不仅减轻了供弹管路的整体重量,而且使得弹丸从供弹管路经过时,与供弹管路的内壁接触面积更小,从而减小了摩擦,降低了前进的阻力,提高了出弹速度,散热效果更好。同时,若供弹管路出现故障,人们更容易通过这些间隙发现和检修故障所在,维护更方便。 [n0033] 第一弧形件弧度为90度,第二弧形件弧度为180度。 [n0034] 具体地,第一弧形件和第二弧形件分别竖直设置(第二弧形件与水平面的夹角可变)。弹丸从拨盘1出口管路射出后,从第一弧形件上端进入第一弯管路,向下沿第一弧形件的内侧滚动,并经过第一弧形件下端进入第一直管路,即利用第一弯管路使弹丸的行进路径调整了90度。弹丸从第一直管路尾端出来,从第二弧形件一端进入第二弯管路,向下滚动后从第二弧形件另一端进入第二直管路,即利用第二弯管路使弹丸的行进路径调整了180度。通过以上调整,实现了一种多自由度的供弹管路。 [n0035] 本实施例中,拨盘1出口管路垂直于第一直管路与第二直管路,第一直管路平行于第二直管路,在多自由度的基础上,弹丸行进方向实现了较大角度的转弯。 [n0036] 第一弯管路、第一直管路、第二弯管路和第二直管路均设有润滑装置。 [n0037] 润滑装置用于润滑和辅助弹丸转向,减少弹丸的行进阻力,提升弹丸的弹射速度。 [n0038] 润滑装置包括多个由碳棒11约束的第二圆柱体,多个第二圆柱体沿弹丸的通过路径依次布置于出口管路、第一弯管路、第一直管路、第二弯管路和第二直管路的相邻连接处,弹丸滚动于第二圆柱体。 [n0039] 弹丸第二圆柱体上经过时,会对第二圆柱体施加外力使其转动,从而辅助弹丸在各管路连接处转弯并改变速度及方向,防止在转弯处因后续弹丸的挤压而卡弹,同时碳棒11由于磨损而产生的碳粉可起到润滑的作用,可有效减少弹丸的行进阻力。 [n0040] 拨盘1出口管路的延伸方向与拨轮2对应。 [n0041] 具体地,拨盘1内设有圆环形轨道,圆环形轨道环绕拨轮2设置。圆环形轨道的出口连通拨盘1出口管路,拨盘1出口管路位于圆环形轨道的法线方向。 [n0042] 相较于现有技术将拨盘1出口管路设于圆环形轨道的切线方向,本实施例将拨盘1出口管路设于圆环形轨道的法线方向,使整个拨盘1的重心趋近于其几何中心,结构更加均衡,有利于减少整个装置的抖动,可有效提升弹丸的发射精度。 [n0043] 拨盘1内侧部转动连接有第三圆柱体,第三圆柱体靠近出口管路设置。 [n0044] 由于拨盘1出口管路设于圆环形轨道的法线方向,弹丸被拨轮2拨动射出拨盘1出口管路前,会先撞击在靠近出口管路的拨盘1内侧部,弹丸与拨盘1内侧部之间的摩擦力较大,降低了弹丸的射速。通过在拨盘1内侧部设置第三圆柱体,弹丸撞击在第三圆柱体上时,第三圆柱体通过自身的滚动减少了与弹丸之间的摩擦力,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弹丸的射速,使弹丸的输出更流畅。 [n0045] 出口管路两内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圆柱体。 [n0046] 弹丸从圆环形轨道撞击在第一圆柱体后,其行进路径为弧形,进入出口管路时会撞击在出口管路侧部。因此设置在出口管路两内侧的第一圆柱体通过自身的滚动减少了与弹丸之间的摩擦力,在调整弹丸行进方向的同时,尽量保持了弹丸的射速。 [n0047] 拨轮2包括主轴和多个拨杆,多个拨杆放射状均布于主轴侧壁,驱动装置驱动主轴转动,拨杆末端设有立柱,立柱延伸方向垂直于拨杆的转动平面。 [n0048] 立柱在拨轮2转动时用以持续扰动在拨盘1内腔中的弹丸,防止其产生“架桥”现象,保证弹丸可顺利落入拨轮2的各个拨杆之间,提高射出速度。 [n0049] 拨盘1内设有毛刷5,毛刷5固接于拨盘1,拨杆立柱侧壁设有与毛刷5相适应的凹槽。 [n0050] 拨盘1侧壁设有卡槽,毛刷5安装于拨盘1的卡槽内,通过热熔胶固定。 [n0051] 毛刷5用来将拨轮2各拨杆间的弹丸干扰分层,防止上层弹丸挤压下层弹丸造成“卡料”或“架桥”,同时阻碍上层弹丸直接下落至出口管路处造成出口管路处“卡料”。 [n0052] 本实施例采用双层拨盘1,增加了拨盘1内的弹丸存储空间,同时延长了弹丸的加速时间,使弹丸离开拨盘1时的速度更接近理论速度。 [n0053] 如图6所示,驱动装置为电机3,拨盘1上带有螺钉孔,拨盘1与电机3通过螺钉进行连接。连轴法兰4上具有1个与电机3相连的孔和4个与拨轮2相连的孔,拨轮2上有4个相应的孔可与连轴法兰4相配合,互相之间通过螺钉进行连接。 [n0054] 第一弯管路与拨盘1出口管路之间设有弧形的连接头6,用于连接拨盘1出口管路和第一弯管路,使得弹丸的通过更流畅。 [n0055] 第一弯管路包括1个第一弧形主板8、2个第一弧形夹板9和2个第一侧板10。第一弧形主板8设于2个第一弧形夹板9之间,2个第一侧板10分别设于2个第一弧形夹板9外侧,第一弧形主板8、第一弧形夹板9和第一侧板10通过螺栓连接。包括第一弧形主板8在内的多个第一弧形件通过第一侧板10连接在一起,多个第一弧形件之间留有间隙。碳棒11穿设于第一弧形夹板9,弹丸从第一弧形主板8上经过时,由碳棒11约束的第二圆柱体以及碳棒11产生的碳粉对弹丸和供弹管路进行润滑。 [n0056] 本实施例中,第一弯管路与第一直管路通过螺栓连接,组成I形管路。 [n0057] 第一直管路与第二弯管路之间设有第一转接头12和供弹链侧板13,第一直管路与第二弯管路之间通过第一转接头12和供弹链侧板13连接。第一转接头12内设有第四圆柱体以增加弹丸通过的流畅度。供弹链侧板13上具有与第一转接头12上孔位相对应的孔位。 [n0058] 第二弯管路包括1个第二弧形主板16、2个第二弧形夹板17和2个第二侧板18。第二弧形主板16设于2个第二弧形夹板17之间,2个第二侧板18分别设于2个第二弧形夹板17外侧,第二弧形主板16、第二弧形夹板17和第二侧板18通过螺栓连接。包括第二弧形主板8在内的多个第二弧形件通过第二侧板10连接在一起,多个第二弧形件之间留有间隙。供弹链侧板13与第二弯管路之间设有第二转接头15,第二弧形主板16、第二弧形夹板17和第二侧板18与第二转接头15通过螺钉进行连接。碳棒11穿设于第二弧形夹板17,弹丸从第二弧形主板16上经过时,由碳棒11约束的第二圆柱体4以及碳棒11产生的碳粉对弹丸和供弹管路进行润滑。 [n0059] 本实施例中,第二弯管路与第二直管路通过螺栓连接,组成L形管路。 [n0060] 第一弯管路、第一直管路、第二弯管路与第二直管路的尺寸可应实际需求进行修改,使得供弹管路有不同的形式。 [n0061] 如图2所示,第一圆柱体为第一轴承71。 [n0062] 如图2所示,第二圆柱体为第二轴承72。 [n0063] 如图7所示,第三圆柱体为第三轴承73。 [n0064] 如图4所示,第四圆柱体为第四轴承14。 [n0065] 第二直管路尾端通过枪管连接头19与枪管22连接,枪口连接头上设有散热片及计数装置20,枪口连接头内设有第五轴承21。 [n0066] 工作过程: [n0067] 拨盘1上的电机3驱动拨轮2旋转,弹丸在拨轮2的拨动下,经过毛刷5和拨盘1内第三轴承73的引导进入出口管路,然后依次经过第一弯管路、第一直管路、第二弯管路与第二直管路,最终进入枪管22,若枪管22上连接有发射设备,可将其直接发射。 [n0068]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基于多自由度管路的供弹装置,应用于发射弹丸的枪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拨盘、拨轮、驱动装置以及均为刚性件的第一弯管路、第一直管路、第二弯管路和第二直管路,拨轮穿设于拨盘中部,驱动装置设于拨轮一侧,用于驱动拨轮转动,拨盘设有出口管路,出口管路、第一弯管路、第一直管路、第二弯管路和第二直管路依次首尾连接,第二直管路尾端用于连接枪管。 [000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自由度管路的供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弯管路包括多个互相平行的第一弧形件,第一直管路包括多个互相平行的第一直连接件,第二弯管路包括多个互相平行的第二弧形件,第二直管路包括多个互相平行的第二直连接件,第一弧形件、第一直连接件、第二弧形件、第二直连接件一一对应且依次首尾连接,相邻的第一弧形件之间、相邻的第一直连接件之间、相邻的两个第二弧形件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二弧形件之间均留有间隙。 [0003]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自由度管路的供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弧形件弧度为90度,第二弧形件弧度为180度。 [0004]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自由度管路的供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弧形件、第一直连接件、第二弧形件、第二直连接件均设有润滑装置。 [0005]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自由度管路的供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润滑装置包括多个由碳棒约束的第二圆柱体,多个第二圆柱体沿弹丸的通过路径依次布置于出口管路、第一弯管路、第一直管路、第二弯管路和第二直管路的相邻管路连接处,弹丸滚动于第二圆柱体。 [0006]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自由度管路的供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拨盘出口管路的延伸方向与拨轮对应。 [0007]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自由度管路的供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拨盘内侧部转动连接有第三圆柱体,第三圆柱体靠近出口管路设置。 [0008]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自由度管路的供弹装置,其特征在于:出口管路两内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圆柱体。 [0009]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自由度管路的供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拨轮包括主轴和多个拨杆,多个拨杆放射状均布于主轴侧壁,驱动装置驱动主轴转动,拨杆末端设有立柱,立柱延伸方向垂直于拨杆的转动平面。 [0010]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多自由度管路的供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拨盘内设有毛刷,毛刷固接于拨盘,拨杆立柱侧壁设有与毛刷相适应的凹槽。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3518U|2021-10-01|一种基于多自由度管路的供弹装置 CN107414367A|2017-12-01|一种石油管道环缝自动焊接装置 CN112815770A|2021-05-18|一种基于多自由度管路的供弹装置 US1408137A|1922-02-28|Centrifugal gun CN105890447B|2017-11-10|遥控枪瞄准角控制机构和角度调节装置 CN107906178A|2018-04-13|一种小型调宽装置 CN202464639U|2012-10-03|一种链传动装置 CN210289629U|2020-04-10|一种煤矿井下水力作业用透孔机 CN201500932U|2010-06-09|一种抛丸器 CN108788551A|2018-11-13|一种金属波纹管环焊装置 CN201837306U|2011-05-18|一种弹鼓 CN101137884A|2008-03-05|用于把射弹传送入武器筒体里的装置 RU2249169C2|2005-03-27|Зенит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KR101088505B1|2011-11-30|모노레일 표적 이송시스템 CN202638720U|2013-01-02|旋转辊装置 SE458150B|1989-02-27|Automatiskt eldvapen med revolvertrumma CN201882553U|2011-06-29|一种冶炼用链板运输机 RU158514U1|2016-01-10|Питатель автомата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ой корабельной установки GB2114273A|1983-08-17|Automatic cannon CN211696044U|2020-10-16|一种遥控武器站火力分系统供弹系统用硬导引支架 CA1099135A|1981-04-14|Automatic firearm construction RU2618310C2|2017-05-03|Питатель автомата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ой корабельной установки CN108036673B|2020-04-10|一种火炮膛线清洁机器人 RU29995U1|2003-06-10|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ая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ая установка CN213956125U|2021-08-13|一种机器人用多发射机构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322408.0U|CN214333518U|2020-12-31|2020-12-31|一种基于多自由度管路的供弹装置|CN202023322408.0U| CN214333518U|2020-12-31|2020-12-31|一种基于多自由度管路的供弹装置|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